(2025年修订版)
结合《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规范》及多校实践经验,整合信息化管理、安全防控、设备操作等要求,制定本守则。
一、实验准入与秩序管理
(一)准入要求
1.学生首次进入实验室前,需通过学校实验室安全考试并签署《实验室安全承诺书》。
2.教学计划外学生上机需提前通过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预约,经管理员审批后持电子凭证进入。
(二)行为规范
1.严格按课表时间到指定机房,迟到10分钟以上者取消当次实验资格。
2.禁止携带食品、饮料、雨具、易燃物品进入实验室,实验室内严禁吸烟、乱丢杂物或随意涂画设备。
3.保持安静,禁止喧哗、串座或随意操作他人设备,特殊需求需经教师批准。
二、设备与数据安全管理
(一)设备操作
1.上机前检查设备完整性(包括主机、显示器、外设),发现异常立即报告管理员。
2.严禁擅自拆卸设备、拔插硬件、修改系统配置(如CMOS密码、网络设置)或安装非授权软件。
3.使用移动存储设备前需向管理员申请病毒检测,禁止私自接入未经验证的存储介质。
(二)数据安全
1.实验数据需保存至指定云盘或个人加密账户,禁止存储于本地C盘或公共设备。
2.禁止浏览、传播违法或敏感信息,严禁利用实验室网络进行攻击、挖矿等违规行为。
三、实验操作规范
(一)课前准备
1.实验前需完成预习报告,明确实验目标、步骤及预期结果,无预习者不得参与实验。
2.携带必要学习用品(教材、笔记、鞋套等),禁止携带与实验无关物品。
(二)过程要求
1.严格按教师指导操作,禁止运行游戏、无关程序或访问非教学网站。
2.实验数据需独立完成并实时记录,抄袭他人数据或伪造结果者取消实验成绩。
(三)课后整理
1.实验结束后关闭设备电源,整理键盘、座椅及实验台面,填写《设备使用登记册》并提交电子实验报告。
2.管理员检查设备无损坏后,学生方可有序离场。
四、安全应急与责任追究
(一)安全操作
1.发现设备漏电、异常发热或网络攻击时,立即断电并报告管理员,禁止擅自处理。
2.火灾、漏水等突发事件中,听从教师指挥按疏散路线撤离,优先保护人员安全。
(二)违规处理
1.轻度违规(如迟到、未整理设备):记录违规行为,累计3次取消本学期实验资格。
2.中度违规(如私自安装软件、破坏环境):通报院系并暂扣上机权限,需完成安全教育课程后方可恢复。
3.严重违规(如设备损坏、数据泄露):按《仪器设备赔偿办法》赔偿损失,涉及违法行为的移交保卫处处理。
五、信息化与技术支持
(一)智能管理
1.实验室启用智能门禁系统,学生需刷卡(或人脸识别)进入,系统自动记录考勤。
2.部署设备状态监测平台,实时显示计算机运行状态,故障设备自动锁定并推送维修通知。
(二)技术支持
1.实验期间如需技术协助,可通过实验室管理系统提交工单,管理员15分钟内响应。
附则
本守则自2025年3月11日起实施,旧版(2014年)同时废止。
解释权归省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安全领导小组。
编制单位:肇庆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发布日期:2025年1月1日